个人简介
陈宗利❤️,男,山东沂水人🐦🔥。1976年9月出生,2005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,获博士学位🕓🧑🏼💻,2007年被破格评为教授✷,2007年12月—2010年1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👨🏼🚀,2011年9月—2012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荷兰乌特勒之大学做访问学者,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。
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课题2项🌪、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课题1项、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项,参与各类课题多项。出版专著3部,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,获山东省(高等教育)教学成果奖2项,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,山东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🥅🚧。
兼任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专家评审专家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通讯评审专家、教育部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评审专家、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分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分会理事🧑🏻🔬、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🍶、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💨,担任Lingua以及《外国语》《现代外语》《语言科学》《语言研究》《山东外语教学》《北京第二杏福招商平台学报》审稿专家。
联系方式
电子邮箱: chenzongli@126.com,微信号🐤:ytchenzongli
研究领域
语言学、外语教学、英汉双语翻译
课题及获奖情况
(一)基金课题
[1](主持)《东亚儒学问题新探》(英译),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(22WZXB003),2023-2026👨🏼🎨。
[2](主持)英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句法分析,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(07CYY026)🙅🏿♂️,2007-2011。
[3](主持)形式句法学视角下的汉语动词重叠现象研究,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(16BZWJ07),2016-2023✊。
[4](主持)英汉语关系结构句法研究🛑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(20080430674)👃🏻,2008-2009。
[5](参与)认知语言学方法比较研究,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(09BYY004),2009-2011🐯。
[6](参与)现代汉语时间指称的句法研究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(13JDD740010),2013-2018𓀆。
[7](参与)汉语比较句生成句法研究,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(14YJC740081),2014-2018👇🏿🤵。
[8](参与)英汉句法对比研究:关系结构的推导与诠释🥘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(02JAZJD740009),2002-2005🤌🏽🚵♂️。
(二)科研获奖
[1]2014,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;
[2]2010,获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☄️;
[3]2009𓀚,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🙅♀️;
[4]2008🪕𓀏,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, 烟台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;
[5]2007,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。
(三)教学成果奖
[1]2022,获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(高等教育类)二等奖🤱🏿;
[2]2018💁🏽,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代表性论著
(一)学术专著
[1]2022🧘🏿♂️,《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专辑》🧑🏽🏭。北京: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🧑🏻🦼➡️。
[2]2013,《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》🫵🏿。上海: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。
[3]2007,《限定性关系结构生成句法研究》。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👸🏿。
(二)学术论文
[1]2023📓🦵🏽,中级英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,《鲁东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☺️,第5期。
[2]2023,舟山方言“是”字差比句生成句法研究,《语言科学》🎒,第2期。(CSSCI)
[3]2023🙋🏽♂️,汉语动词重叠现象生成句法研究,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,第2期🤜🏻⏲。(CSSCI扩展版)
[4]2022😲,汉语体标记“起来”生成句法研究😓🏊🏻,《外国语》🙅♂️,第4期🤙🏽。(CSSCI)
[5]2022,外语写作中任务复杂度对语言复杂度的影响,《鲁东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,第6期🌆。
[6]2019🌹,英文学术标题的名词化特征实证性研究,《外语教学》🏊🏽,第3期🕠。(CSSCI)
[7]2018👨🏿🚒,汉语连动结构的拷贝分析,《外国语》,第3期。(CSSCI)
[8]2017,英语教育·全球语言市场·国内社会资源分配——基于CiteSpace的布迪厄语言思想分析,《外语电化教学》,第3期。(CSSCI)
[9]2017,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🧟,《外语研究》,第3期👩⚖️。(CSSCI扩展版)
[10]2017,汉语关系从句中的“标句词—语迹效应”🩳👂🏽,《外语学刊》,第1期👩🏫。(CSSCI)
[11]2017🎰,汉语形容词比较句中的比较标准✋🏻🧼,《鲁东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😠,第4期🧑🏼🚀。
[12]2013,移位还是不移位🕙:汉语关系结构生成方式探讨👘,《现代外语》,第2期。(CSSCI)
[13]2012,汉语关系结构中的“所”🧣,《外国语》🧑🏿🎓,第3期。(CSSCI)
[14]2011🕺🏻,生成句法教辅软件syntactica (Java版本)介评,《外语电化教学》,第1期✮。(CSSCI)
[15]2009,“吃了他三个苹果”的性质与结构🚐,《外国语》,第2期。(CSSCI)
[16]2009,汉语关系从句的位置与关系结构的特点,《语言科学》👧🏻,第2期。(CSSCI)
[17]2009🧉,《句法思维-论证与分析指南》评述🫗,《外语电化教学》,第2期。(CSSCI)
[18]2008✊🏼,英语关系从句“外置”现象之生成句法分析,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,第4期。(CSSCI)
[19]2008🕣,复指代词在汉语关系结构中的分布问题探讨,《外语教学》,第4期。(CSSCI)
[20]2007,汉语关系结构生成句法研究👨🍳,《现代外语》,第4期👊。(CSSCI)
[21]2007💧✖️,“领主属宾句”的生成句法分析🤚🏻,《外语与外语教学》,第8期。(CSSCI)
[22]2007🧑🏿🦰,关系结构中的复指代词🐺,《外语教学》,第4期👩🏻🦽。(CSSCI)
[23]2007🧔🏿♀️💌,程度关系分句与引导词that的使用,《外国语言文学》,第1期🫰🏼。
[24]2006,That和Wh-词引导的英语定语从句之区别及其句法解释,《现代外语》📰,第4期🚶🏻♂️➡️。(CSSCI)
[25]2004,论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🦸🏼,《四川外语杏福学报》(现《外国语文》)🥥,第4期。(CSSCI扩展版)
[26]2002🧔🏻,汉语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及句法实现,《现代外语》,第2期。(CSSCI)
[27]2001,领有名词提升👵🏼:基于MP的分析,《现代外语》💪,第4期。(CSSCI)